大家好!我叫戴正,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19级学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修读哲学双学位。我来自甘肃兰州,热爱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教育和社会创新,同时也是在教育领域的创业者,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与书院的故事。
01 书院是认知社会的万花筒
作为书院的一名中国学生,我在书院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通过书院的平台对中国有了更为全面和多角度的认知。苏世民书院主张“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探索中国与世界的独特机会。直到来到书院,我才真正意识到书院为我们提供的认知中国的机会为何是“全方位”且“独特”的。
书院每年都会组织Deep Dive(中国社会实践), 带领学生赴全国各地进行实践探索,了解中国发展与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小长在中国西北的我一直对西部发展的问题有很大的热情,报名了书院Deep Dive成都组,希望从成都这个中国西部最发达的城市了解西部发展的更多可能。
成都之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站到成都周边的农村。一下车,我看到一块很大的宣传展板,上面写着“设计思维:乡建创新源动力主题沙龙”。这块牌子让我很是惊讶,因为这不符合我之前对中国西部农村的认知。我之前对设计思维应用的认知主要还是被创新型企业和产品设计师用于设计和优化产品、服务的一种创新工具。我很好奇,设计思维在当地的乡村发展中是否有实际的应用?这种活动对于当地的发展意义是什么?随后,在与设计师出身的企业创始人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用十余年的时间在当地耕耘,开发乡村产业与房地产。和一般的房地产商不同,他亲身参与到每一个院落的排布和每一块砖瓦的设计当中,集中了各种别人不要的建筑废料及砖瓦,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打磨设计,用这些原材料设计出了宜居宜人的一个乡村社区。他还利用设计思维的原理分析用户心理,为普通的农产品发掘可以打动用户的故事,使得这些产品的销量倍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
这种利用设计思维在乡村进行创新和扶贫,使用设计思维振兴乡村、点石成金的故事带给我很大启发。这些当地农村发展的鲜活实例以及在城市中都不多见的创新性思维的运用,让我对西部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书院的Deep Dive,每一段行程和每一个地点都有精心的设计。我和同学们一起目睹成都在创新发展中的很多新理念和新思维。这些新的观点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让我重新反思并重构了自己在往日学习和实践中建立的知识体系和固有认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很感谢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看到真实中国发展的机会。
Deep Dive 之外,书院还会安排其他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社会活动,同学们自己也会组织mini Deep Dive。书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社会的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当中,书院的老师帮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去细致观察那些生活中我们并未注意的的聚焦点,让我们在新的维度产生新的认知。
Deep Dive期间,与同学们在成都参观访问。
02 书院鼓舞我追梦的勇气
我在本科时便创立了自己的教育创业项目THILLIANT,致力于用设计思维和项目制学习创新教育过程,赋能学生。进入书院后,为了尽快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在所有的自我介绍中强调我热爱教育和社会创新,希望将这两个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找到那些同样在这两个领域进行探索的伙伴进行交流。书院优秀的同学社群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很快,我就遇到了好几位对教育和社会创新很有热情并同样进行过很多探索的好伙伴。
在与这些跟我有着相同兴趣的小伙伴交流中,我欣喜地发现,我们都对教育过程的创新充满热情,对项目制学习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尝试,尤其是书院的同学们在不同国家和多样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创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小伙伴们跨越国界、超越文化的一致理念和对教育创新行业的孜孜追求,更加坚定了我这这一领域不断探索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在不断的交流的同时,也希望将这些教育创新的理念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领域,更多运用于实践。于是,我们找到了书院的老师,希望能够得到书院的帮助。在和书院的老师们交流后,老师十分支持,为我们提供尽可能的多方位支持。于是,我们几位苏世民学者联合我自己的创业团队,在苏世民书院这个中国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上举办了一场“青年发展与教育创新峰会”,邀请国内与海外的教育创变者和热衷于教育创新、社会创新的伙伴与我们共议这一话题,产生更大的影响。
书院的每一个同学,都是我们生命旅程中宝贵的财富。在苏世民书院,我感觉自己身边同学们最大的特征就是雄心勃勃并且敢想敢做。在书院每位同学的身上,都能找到很多令人感动的执着与坚持的故事。与这群优秀且执着的人的持续交流,不断鼓舞着我克服内心的踌躇去执着追求梦想的决心。在疫情当中,我们即使身处全球各地,也仍然经常通过电话交流,鼓舞彼此为各自的梦想坚定远航。
书院的同学来自全球各地,大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再加上书院同学们开放、包容的求知态度,彼此之间跨文化的交流往往可以带来极大的启发。书院有个传统的活动,每周邀请两位书院同学就自己的感兴趣的议题或个人经历进行分享,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朋辈学习,由我和一位美国同学一起负责组织。每次的交流会就像一场跨越国界和认知边界的旅行,我们跟着演讲的同学走进他的认知方式和领域,了解他的研究领域和个人故事。活动上,我们看到了每日相处的同学们更为深刻的一面,在对身边同学有了更深认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跨领域的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书院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被迫转移到线上。这个交流活动也转移到线上继续开展,每周两位同学精彩的分享,让不得不在家中自我隔离的同学们与书院这个跨越文化和国界的社区重新连结。我们几位同学还一起组织了主题为新冠肺炎与全球事务的系列讨论会(COVID-19 and Global Affairs: Transformative Discussions),从不同角度交流各国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以及每位同学身在其中的亲身体验。同学们来自不同视角的针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帮助我们化不幸的分离为更加主动的学习,积极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大危机中学习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的经验。更有同学结合自己所长,为社区和弱势群体寻找资源,提供帮助,贡献力量。
在最初了解到书院时,我被书院所倡导的“全球领导力”、“积极变革”等理念深深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时申请书院完全是出于对这种理念的认同,希望可以通过申请的过程进一步反思自我,如果可以有幸进入面试则可以在此过程中认识更多的同道伙伴,并没有一定要被录取的想法。
撰写申请Essay的过程本身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绝佳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理清了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想透的目标。书院的面试形式每年都有不同。但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面试过程是模拟了书院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也能学到很多。面试过程中可以认识很多同年的申请者,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和他们积极沟通可以建立很多有价值的友谊。同时,面试过程中的很多小活动也非常有趣,在参与过程中我也得到很多启发。后来,我在自己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也借鉴了书院面试时组织的一些活动,效果很好。
希望对书院感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享受这个申请的过程,不要把录取进入书院当作这一旅程的终点,而是将整个的申请过程作为一个反思自我、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展现最为真实的自我。未来本身就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申请书院这一过程也需要很大的精力,因此希望大家可以享受这一过程,从这一过程本身中获取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