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5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师生赴重庆、深圳、贵州、上海、桂林、南京等地开展中国社会调查。期间,书院师生参观上海城市规划馆、深圳国际仲裁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彭水党校及扬子江生态公园等地,并走访比亚迪、华大基因、梦动科技、金鹰集团等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地方发展情况,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重庆
20余名苏世民学者访问了重庆彭水县和酉阳县,开展了一系列实地实践活动。在彭水县的座谈会上,书院师生与彭水自治县领导进行了交流。彭水县委书记石强向学者们介绍了该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工作,强调彭水正在努力成为重庆市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表示,书院将加强与彭水的合作,通过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让学者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座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就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在彭水的观察与体会。此外,苏世民书院与彭水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框架协议》,加强双方合作。学者们还考察了彭水县的经济作物试验田和重庆欣宸中药材有限公司,了解了当地在农业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
接着,学者们访问了酉阳县,体验了重庆乡村振兴的成果。学者们参观了花田乡何家岩村的传统村寨风貌、苗绣坊、板溪镇杉树湾村的乡村振兴致富学堂、致公电商创业园和酉阳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的油茶生产线,深入了解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学者们还与酉阳的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
深圳
30名苏世民学者前往深圳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开始,学者们在改革开放干部学院聆听了研究员陈磊关于深圳发展的专题分享“解码深圳——四千分之一的奇迹”,并就当前深圳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实践作了交流,接着参观了渔民村和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历史陈列馆,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
随后,学者们通过参观深圳的代表性企业和机构,深入了解了深圳的创新和发展情况。他们先后访问了坪山区的比亚迪公司和湾区智联试验场,探索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环保、节能、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在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亲身体验了基因科技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巨大潜力。在深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学者们了解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在前海自贸区,他们感知了自贸区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金融创新和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对自贸区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学者们访问了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探讨了该机构在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并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张林等专家进行了座谈,围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政务服务三大板块展开讨论,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贵州
10余名苏世民学者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进行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探讨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期间,书院师生先后参观了盛华职业学院的非遗学院实训室、VR实训中心、盲人音乐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实训室以及校合作企业“梦动科技”。
座谈会上,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杨绍先教授从学校始终坚持公益办学、产教深度融合、帮扶盲人、非遗扶技、爱心引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初衷和历程。贵州盛华学院副校长兼梦动科技CEO盛华分享了学院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了实战与产业生产的一体化。
此外,苏世民学者对盛华职业学院的志愿服务精神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学校的英语教学当中。学者们还深入体验了当地布依族村寨,增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现状的了解。
上海
近60名苏世民学者在上海进行了一系列跟学与发展调查的实践活动。活动起始于上海市规划展示馆,学者们通过深入了解上海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布局,与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处长、清华校友范宇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城市规划、未来发展及民生设施等议题。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学者们亲身体验了上海市国际融合社区的管理模式。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孔福安主任向学者们介绍了上海的最新城市动态,包括国际人才引进、就业政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
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鲍炳章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对区域管理的见解。通过提问交流,学者们了解了更多关于该区域快速发展的背景和大型城市政府机构的运作。
此外,学者们还访问了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向他们介绍了银行的运行模式和近年的重点投资项目。政治领导力小组(Political Shadowing)的学者们深入虹桥街道不同社区,了解其日常工作和治理模式。同时,上海发展小组(Shanghai Development)访问了国轩高科、君实生物、特斯拉超级工厂、博世等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
桂林
20余名苏世民学者前往桂林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在访问期间,他们参观了当地的农业与食品公司,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大型及小型企业的相关议题。此外,学者们还访问了该地区的历史遗迹和制造企业,了解桂林的历史、城市化和工业发展。
在白沙镇的人才交流活动中,学者们参观了遇龙村和百里新村的金桔产业示范区,深入了解当地在生态发展、乡村治理和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实践。他们还访问了七仙峰有机茶园,体验了茶园景色、采摘茶叶及学习传统制茶技艺。
白沙镇镇长陈定源对学者们的访问表示欢迎,并感谢他们的建议。他期待通过校地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学者们的桂林之行以参观岭南文化的象征——灵渠作为结束,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南京
10余名苏世民学者赴南京展开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之旅。学者们首先前往南京大学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合作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与中方主任从丛教授和美方主任Adam Webb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设立背景、教学和研究情况,并参观了中心的图书馆、教室和学生活动设施,深入了解了这个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平台。
随后,学者们访问了南京赫贤学校,了解中国私立双语学校的行业趋势和学校的设立背景。此外,学者们还与南京大学商学院的MBA学生进行了交流,分享各自的学术和职业经验,促进了学术交流。
期间,学者们前往参观了南京金鹰集团,了解金鹰健康旗下的医疗健康产业。随后,他们详细了解了金鹰集团的未来科技布局和创新方向,并与集团创始人和主席王恒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学者们还参观了新能源电池产业、化工企业和高铁制造公司,深入了解了这些行业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End学者感受
中国学者黄爱萍
“这次中国社会实践课程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收获。我有幸从基层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基层干部如何展开工作,同时也洞察了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在基层是如何影响普通百姓生活的。”
阿富汗学者欧泽仁(Mohammad Ozair)
“我来自阿富汗乡村,参与这次课程让我看到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我希望能将这些宝贵经验运用到我的家乡,助力我们当地农村的发展。”
美国学者宁梦(Naomi Aladekoba)
“这次社会实践对我深入探索中国的各个部分非常有益,这里文化丰富、多样性十足。同时也帮助我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目标背后的使命”。
本次中国社会实践课程不仅加深了各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多方面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习。通过这些丰富多元的体验,学者们得以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