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世民书院第一届毕业生代表李锐(Richard Altieri)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首届毕业典礼上的英文演讲译文。
2017年7月1日
各位同学,老师,尊贵的来宾们,
早上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在此发言。首先我想对姚明说一句话。姚明先生,上一次我看到你的时候,因为你,我哭了。那是九年前一个寒冷的一月,我是纽约尼克斯队——我的家乡篮球队的一名忠实粉丝,我满怀激情,特意买了特别好的座位看比赛,希望家乡团队能够赢。但是姚明先生,您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您当时代表的是休斯敦,当晚您自己一个人赢了30分,把我自己最喜欢的球员和我的梦想一同打败了。
那晚,我哭着入睡,对自己许下两个诺言。
1)我再也不期望尼克斯队赢了,这一点基本上是正确的。
2)我要学习中文,来到中国,找你报仇。
我已经学习了中文,我来到了中国,我也找到你了,现在我们单挑吧,我要为纽约队报仇。
我觉得我们之间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毕竟你我身高差距悬殊,你是7尺5,我是5尺7。
讲真,学好中文有不少的好处,今天我想简单谈一谈。语言学习是一门课程,它是学习领导力的重要工具,简单举个例子,我知道你们中多数以中文为母语,但是今天我想说学习中文的第一堂课和学习英文,或者学习其他语言是一样的。中文让我去了解细微的小事,这里的细微小事是指发音,在中文中声调有不同,意思也就不同。ma有四声,一声的意思是妈妈,二声有大麻的意思,三声是马,四声是冲某人大喊大叫。16岁时我第一次在中国学习,我想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很爱我的妈妈,但是我的发音却是我爱大麻,然后他们给我一个迷茫的眼神,我冷静的纠正到:我喜欢骂。
“你在说什么?”他说。
“我喜欢骂”我说。
幸运的是,通过一年的学习我的口音变得越来越好。我能够自己订酒店,和出租车司机聊天,买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白酒。
口音和声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分辨声调,就能更好地帮助你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在美国当一个政治家做出不敏感的评论时,我们说他“音盲”,而在中国,我觉得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叫做“知音”,这不是偶然的,知音是一个你一开口就知道你的意思的人。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赵闯的时候,姚明先生,赵闯是我的同学。我知道您现在对将要举行的单挑一定很紧张,所以别担心,我会向您介绍赵闯。
我第一次见赵闯的时候,从简历上看我们没有什么共同点,他来自山东,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我在纽约长大,我的梦想就是在篮球赛场上打败姚明,刚认识的时候赵闯让我叫他“论文哥”,因为每天早上他都要起来读论文,写论文,所以叫论文哥。他在经济专业期刊发表了很多的论文。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叫他论文哥。赵闯今年住在我对面的宿舍里,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是在公共休息室找到他,然后我们在那里聊天和练习语言。今年他确实掌握了许多英语俚语。一天晚上,我告诉他我必须回房间给我母亲打电话。他说:“哇!这种情况只发生…一定千载难逢!”
赵闯也教了我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我知道在中国我们递名片时应该两手递,有人给我们倒茶之后,我们要用两指轻敲桌面。喝了一晚上白酒,经常是第二天要待在厕所里面,后悔自己昨天晚上不该喝那么多。
一年之后,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个喝白酒的夜晚,一起在餐厅吃了无数次饭,学习了许许多多短语。我也不再叫他论文哥,叫他闯哥,我们成为了互相的知音,即便我们出身背景完全不同,这也是学习中文教会我关于领导力的第一课。
第二课就是谦虚,说英语的时候,我听起来很聪明,无论是谈论电视节目,还是抽象晦涩的哲学问题,我都对答如流,但是讲中文的话,我好像一个中学生,喜欢“抽大麻” ,喜欢 “骂别人”。有一天在机场,同学问我,“经济舱”用中文怎么说,然后我们就一起大声练习“经济舱”,一转身发现整个机场的人盯着着我们,保安也不知道如何拿我们是好。这不难理解,想象一下一群中国的游客去了希思德机场,一起大声高喊“Economy class, Economy class, Economy class.”。
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但是每个人无论是教授,的士司机,还是政府官员都热情招待我们,积极鼓励我们。
各位毕业回家以后,可能再也不必用中文来讲“经济舱”,但是我们会遇见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努力学习语言,学习文化,学习那些可能是我们已经熟知的语言和文化,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我们应该铭记在北京和清华受到的礼待。
从个人经历出发,我们知道语言能力绝不是智力的体现;每一种声音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作为领导人更应该要听那些可能更加保守,更加安静,以及与我们不一样的声音,这就要说到我们在学习中文时的第三课了,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学习中文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聆听的方式。大家都有中文的听力课,我觉得选修母语的听力课也很重要,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都有很多描写说话的词,比如说解释、聊天、讨论、对话、说话等,相反,描述交流过程的另一半——倾听的词很少,英文中只有 “listen”和 “hear”。这也许并不意外,因为我们认为聆听只是一个简单被动的技能。但是学习中文让我们发现听是需要练习的,听力就好像健身一样,不去健身就会走形,相信我,我已经走形好多次了。
所以听中文需要注意力,有时你要听数字,有时你要听情感,听弦外之音。这提醒我们要在倾听和倾听的人身上采取战略性的行动。因为听托尼·布莱尔讲话和听朋友吐槽不同,听朋友说话又与听出租车司机闲聊不同。我们越是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不断地提高听力,我们就越有可能听到领导者、亲人和日常生活中朋友们说的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们学了三课,一个是中文的精细,还有一个是谦虚,还有就是聆听的艺术。这三课不仅仅对我们个人很重要,同时还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的体验只是九牛一毛,我们要看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只有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认识到我们其实永远都看不到未来的无尽,才能够做好准备肩负起为他人做决定的职责,我想这也是领导力的本质。
很多同学将去政府和政治部门,非盈利组织等各个行业就业,前程似锦,而我将继续致力于在篮球上打败姚明。各位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铭记,曾经你没有办法告诉出租车司机你要去的地址,曾经你像孩子一样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曾经你在吃饭的时候都听不懂同学说的话。这些关于精细、谦虚和聆听的课程,会改变你的人生,我想这也是在这收获颇丰的一年中,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不仅仅是说中文的能力,而且是尝试学习,失败又尝试的过程。
我想用闯哥教的一个中文成语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饮水思源,意思是当你在喝水时要铭记水的源头。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我们的源头,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们。
感谢苏世民书院的各位员工,你们为我们准备丰盛的菜肴,干净的住宿环境,严谨的学术氛围,精准的日程安排,还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感谢你们在书院成立的第一年就让整个书院运行的井井有条。
感谢苏世民书院的各位教授和老师,你们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的榜样,我们会谨记各位的教导。
感谢纽约办公室,感谢各位将一切不可能变为现实,尽管有时差,大家也都克服困难,这也证明了各位跨文化的深度理解,以及对工作的奉献。
要感谢邱校长,以及清华的老师,感谢各位让我们苏世民的学者,即使离家千万里,也觉得好像在家一样。
感谢各位2017届的同学,感谢各位的聆听,我很爱大家,不管以后我们有多忙,我一定会抽出时间与你们见面。
还要感谢苏世民先生,所有这一切,美丽的教学楼,今天聚集在此的每一个人,以及我们对于未来充满信任和理解的世界愿景,所有这些都始于您的梦想,而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了伟大的现实。此刻,我们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所以我们将会带着这份感激之情更好的服务集体,社区,服务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