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做客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在座师生分享关于宇宙、天地、人之间关系的观点,并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
成中英分享“天地人合德”的观点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苏世民书院教授彭凯平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辞。彭凯平简要介绍成中英教授的背景,并强调苏世民书院是一个很好的可以促进中外共同探索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平台。
对于当代世界的问题,成中英首先谈到,人类面临环境生态(Ecology)、经济协作(Economy)和生命价值(Ethnics)三个方面的危机,并探讨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彭凯平主持讲座
成中英认为,中国的易学体系为解决危机提供了一个宇宙与世界思考的框架。 中华文化的道德观主张人必须参与世界,修持、建立与完善自我,以解决世界等问题与寻求价值的完善。
所谓“天地人合德”,成中英讲道,天表现的时间意识是根源,地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展开,人则是具体创造力的载体,涵摄天地是人的自身实现,生命各项本体精神合一体现本体概念的动态结构及其相互关联的活动。
现场观众积极提问
成中英还谈到其易学体系的内涵及对商业社会的思考。中国管理哲学讲求主客相应而相通,持续相生形成循环经济,自我管理形成生态治理,以德为本,以易为用,修持道德进行经济发展与商业交易。易学体系主张从个体到集体到世界共同体自强不息的修持与努力,是一个既济而未济的开放过程。
在问答环节,成中英就中国哲学的推广、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物空概念、文明经验转化为现代认知和行动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讨论。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文心论坛”系列讲座的第三期。社会科学学院“文心论坛”,意在探讨如何对中国文化进行积淀、解读、传播,将其赋之以时代精神和科学依据。本期讲座由社会科学学院与苏世民书院共同举办。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资源,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作为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项目自创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分别两次发来贺信。项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学生在苏世民书院进行全英文的硕士课程学习,每名学生都获得项目提供的综合奖学金。了解更多招生及书院信息,请登陆网站www.sc.tsinghua.edu.cn,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以及新浪微博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
期待下一个《不被定义的你》!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4招生热点问题集合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