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
在达理礼堂顺利举行
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
苏世民学者项目创始理事
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
项目执行总监Lara Tiedens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
副院长钱小军教授
副院长Raphael Moffett等
以不同形式出席典礼
导师、教职工等在线观看

全体合影
典礼开始,首先由Lara Tiedens致欢迎辞。她表达了对第七届苏世民学者的欢迎,并肯定了学者们的卓越成就和优良品格。她表示今年将是学者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大家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高强度的学习,通过课堂、演讲、研讨会、社团和活动等获得最难得的友谊。Lara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苏世民书院所提供的一切机会去沟通、去学习、去探索,让在这里的经历伴随一生。
苏世民致辞
苏世民欢迎新一届学者,并对清华大学校领导及苏世民书院的全体教职工表示感谢。他强调中国或将对21世纪的未来全球事务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中国、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关键时刻,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像苏世民学者这样,愿意并有能力开展跨国工作的未来领导者。他鼓励大家能够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建立联系,拥抱新的观点,并利用苏世民书院的人际网络,调动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来创造切实的变化。最后,苏世民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机会,尝试更多批判性的思考,考虑问题时能够推己及人,做到相互理解,为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薛澜致辞
薛澜首先对在线上线下参加开学典礼的同学和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并特别致谢为同学们来校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他表示,第七届学者是一个拥有聪明才智和无限潜力的多元化群体。当今世界,面对疫情蔓延、极端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等全球挑战,正需要像苏世民学者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一代肩负起责任。薛澜为学者提出几点建议:拥抱学术,通过认真学习、大量阅读、深入思考和广泛交流来全面提升自己,锤炼未来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了解中国,与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融为一体,建立真正的友谊;不断创新,“做中学”是苏世民学者项目的重要特色,希望同学们发扬主人翁精神,与书院一起成长。最后,他回顾六年前首届开学典礼的情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发来贺信。习主席在信中写道,“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奥巴马总统在信中也鼓励学生们,“你们身上体现了教育交流的重大影响力,你们将探索明天的无限可能。”六年后的今天,薛澜院长希望同学们在书院、在清华、在中国经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未来创造更多辉煌。
随后,在最具仪式感的环节上,书院副院长Raphael Moffett宣读第七届学者名单,全场热烈欢迎大家的加入。

杨斌与学者现场交流
典礼的最后,杨斌副校长惊喜现身,与学者进行现场交流。他肯定苏世民书院在过去几年为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实施做出的重大贡献,鼓励同学们更多融入校园、深入社会,并寄语大家体会清华沉静务实的风格,成为一辈子的清华人。

潘庆中致辞
潘庆中主持典礼并致辞。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阐述了苏世民学者项目的英文缩写“SSP”的含义。第一个“S”寓意刻苦学习,第二个“S”寓意团结一致,最后一个“P”寓意有针对性的实践。潘庆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做到以上三点,并在书院取得成长。
来自世界各地的第七届苏世民学者,经历种种挑战,最终汇聚书院。为了表达对书院教职员工的感谢,他们将内心的话语书写成一封封真挚的感谢信,并亲手赠与书院教师。一封封精致的信件,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文字,传递的不仅仅是语言,更体现了书院大家庭的温度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