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松雅Sophia Lugo
卢松雅是第二届苏世民学者,也是Radar Therapeutic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在苏世民书院学习生活的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珍贵的同窗情谊,更成为她创新事业的起点。如今,她怀揣着“让基因药物惠及所有人”的理想,全力推动基因药物技术革新,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开拓无限可能 。
书院时光:友谊与跨文化成长的起点
2017 年,卢松雅顺利完成哈佛大学本科学业。在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推荐下,她选择来到苏世民书院继续深造。对卢松雅而言,这并非一个轻松的决定。“那时第一届苏世民学者刚刚毕业,校友网络尚未建立,选择来到这里确实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她回忆道,“但我深知,了解中国及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至关重要 。”
初到中国,面对语言障碍和陌生的文化环境,卢松雅在苏世民书院获得了许多支持。她认为,“书院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网络,不仅让我与清华大学紧密相连,也让我很快与书院的学者们成为了好朋友。”住在她隔壁的中国学者许贻玮主动带她熟悉周边环境,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习俗。当谈到在书院的一年时光,卢松雅充满了怀念:“我记得我们常坐在下沉庭院里,一边享用三餐,一边就世界局势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来,这些学者成为了政治家、医生、律师、创业者、企业家... ...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


卢松雅参与苏世民书院的活动
书院期间建立的友谊,也为卢松雅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强大的跨界支持。Radar Therapeutics创立之初,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同届学者浦马(Matthew Pursak)。浦马曾就读于斯坦福商学院,彼时已成功创办一家诊断公司并担任首席执行官,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卢松雅向他请教如何成为优秀的首席执行官,浦马倾囊相授,为她精心梳理内容大纲,细致阐述应考量的关键事项以及具体的执行策略。而面临风险投资的困惑时,她则向在风险投资领域工作的高岸林(Alexander Kremer)咨询。如今,每当卢松雅来到中国计划与投资人或公司会面时,高岸林依然会积极提供帮助。“还有一位第四届的学者,帮我联系到了寻觅已久的合同研究机构(CRO)。”苏世民书院的情谊纽带跨越届别,源源不断地为她输送支持与力量 。




卢松雅与书院同学的合照
毕业多年,卢松雅与书院的众多好友依旧保持着密切联系,彼此支持,相互祝福。卢松雅笑着说:“过去这一年,我大概参加了四五场苏世民学者的婚礼,他们会一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存在。”
深圳之行:探索生物科技的灵感源泉
卢松雅对药品与生物科学有着浓厚兴趣。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她主修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辅修全球卫生与卫生政策,为日后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苏世民书院学习期间,卢松雅参加了前往深圳的《中国社会调查》课程(Deep Dive)。她坦言:“我想了解中国如何构想未来,而深圳是探寻这一问题的最佳目的地。” 在深圳,她被华大基因(BGI)的前沿技术深深吸引:“当时中国正在发展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令我着迷。他们专注于生物样本库,聚焦于未来可分析的数据生成。”


卢松雅在深圳参与中国社会调查
得益于在此次调研中对华大基因的深入了解,卢松雅在苏世民书院期间获得了在该公司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结束后选择留在深圳。这段实习经历成为她第一份正式的职业体验。她在华大基因的健康部门工作,也由此踏入了生物技术领域,并最终决定在此行业深耕。她回忆道:“我在华大基因的老板和同事,至今仍是我职业关系网中的重要成员,对我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这段经历让我获得了关于中美两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创新模式的综合视角。”

卢松雅参观华大基因
卢松雅开启创业之旅时,她在华大基因的老板成为她最大的支持者。这位前辈是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者,多年来持续将她介绍给人脉网络中的关键人士,指导她理解创业,并直接支持了Radar Therapeutics的创办。卢松雅感慨道:“正因在苏世民书院的经历,我与华大基因的缘分才得以开启和延续。”
共创基因药物的普惠未来
Radar Therapeutics的技术基础源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研究成果,其颠覆性在于首次赋予mRNA“逻辑”能力,使其能在患病细胞中自主开启,而在健康细胞中保持关闭状态。卢松雅评价道:“这是一项极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技术。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在确保其安全水平的情况下完成规模化生产,未来它将在基因药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可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根本性变革。”

卢松雅参与生物技术领域先锋企业讨论会
卢松雅创业的初衷很简单,她希望运用生物技术,让治愈疾病不再是一件昂贵的事情。“我是个执着的人,渴望创造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她说,“当我遇到我的联合创始人,阅读了他的论文,了解了他的想法后,我们发现彼此价值观高度契合,创办这家公司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团队试图重构基因药物的制造方式时,卢松雅面临着一个长期的挑战:她说服科学家、投资者乃至大众,让世界相信这一理念。“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向人们证明这一技术值得投资,因为它未来将惠及患者,”她解释说,“当你从事开创性工作时,说服他人认同你所预见的未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卢松雅参与圆桌讨论会
努力终获回报。继2024年3月完成融资后,Radar Therapeutics的理念在 RNA 治疗行业激起千层浪。“人们开始主动联系我们交流,邀请我们演讲,科学家们也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卢松雅兴奋地分享道,“能够让别人认同我们所预见的未来,是也我在创业路上最快乐的事情!”
谈及未来,卢松雅对公司的发展满怀憧憬:“我们要打造的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让任何患有可治愈疾病的患者都能获得药物。”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致力于规模化生产安全且能精准针对任何基因组或细胞特征的药物。
Tip
作为一名创业者,卢松雅也分享了两点感悟。首先,做艰难之事自有其价值。创业绝非易事,但如果你有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想法,那就着手开始,努力做出改变。其次,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一定要对所做之事满怀热情。她说:“创业就像持续咀嚼玻璃。但当你看到世界正因你的努力朝着好的方向改变时,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