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园中有这样一个地方,多元是它的色彩,探索是它的旋律,这里就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书院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在书院究竟能获得什么?在书院的学者都有着怎样的梦想?如果你也有同款疑问,就跟随书院师生从学习、成长、连接和未来四个角度一起解锁书院吧!
(点击观看视频)
学习Learning
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学者们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中国。探索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中寻找理解与成长的路径。
在书院的引导下,学者们学会了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全球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世界理解和和谐的桥梁。
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和创新的安排,苏世民书院极大地帮助来自南非的葛惠忻应对挑战并获得支持,同时激发了她批判性和战略性地思考,使她更加关注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领导风格,在未来选择的各项事务中产生最大的影响。
欧阳熠在肯尼亚西南部的一个农村出生并长大。从小时候起,他就对寻找创新解决方案深感兴趣,希望能使农业成为一种可靠的生计来源。他特别想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发展全球南部地区的贡献,并期望有机会与业内领先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建立联系,共同探索解决当前全球紧迫问题,如气候变化的方案。
苏世民书院的多元文化环境和深入的中国社会研究课程引起了黄梅花的兴趣,她渴望在这样一个包容的空间里拓展她的视野。书院的集体生活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的每一次深入交流都激励着黄梅花从一个观察者转变为实际行动者。
成长Growing
在包容与活力的社区中学习和生活,保持开放的心态,如同海纳百川,从文化、全球、个人的角度启程,每个灵魂,独一无二,如星辰般璀璨,积极融入这个多元的世界,探索无限可能。
这里是焦文钰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节点。从一个小村庄到吉林大学,再到苏世民书院,在医学这条道路上,他已经走了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要想造福更广大的人群,必须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清华大学的平台和书院定制化的培养方案,使得焦文钰对中国医学的科技前沿、产业动态和管理逻辑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可以自由选择清华医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课程,向各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学习和沟通交流,使他能够对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在过去六年里,来自美国的学者所罗门一直在可持续技术和影响力创业领域中工作和学习。他加入苏世民书院,与其他以产生影响为目标的同学建立长久的联系,同时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在全球秩序转变中的角色,积极投入到全球社区多元视角的探索中。如今,他正在寻找一个更大的全球性问题,并已经开始与苏世民书院社区合作,共同发现并开始应对这一挑战。
连接Connecting
学者们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更新知识的底蕴,策划着职业的方向,为了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茁壮成长。
丰富的校友活动和分享,相互交流着经验与智慧,照亮彼此的旅程形成一个充满支持与温暖的家园。
作为校友枢纽城市联络人的潘芳迪,从2021年的年底开始参与筹划北京的各种校友活动。她说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据点,会有一种聚在一起就情不自禁地想分享最近自己又做了些什么东西的冲动。同时,大家还一直保持着“Deep Dive”的传统,一起去探索新城市、新国家,大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相聚。
书院的经历对来自阿根廷的冯天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自2016年作为首届学生来到中国,就一直留在这里。毕业后,这里以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成为了他的跳板。作为清华大学的校友,他感受到了与一群非凡且紧密相连的人交往的意义,他们总是准备好互相帮助。这种精神营造了一个既激励人心又充满支持的社区。苏世民书院是一个领导力培养项目,所以它的核心本身就具有创业精神。
未来Inspiring
为中国老百姓看起病、看好病做点事;为社区作出积极影响;为心理健康和无障碍建设作出贡献。这都是苏世民学者的期望!
在书院,每一位学者都拥有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每一位学者都将获得伴随终身的“财富”;每一位学者都在为更好的世界而努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是书院不变的宗旨,让你我携手同行共赴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