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来到苏世民书院“中国与世界重大国际关系议题分析”课堂上,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国际体系的生动授课,课程由苏世民书院副院长程文浩主持。
法里德·扎卡利亚发表演讲。
法里德·扎卡利亚是美国著名印度裔记者,时事评论家和作家,他是CNN人气时评类节目《法里德·扎卡利亚的环球公共广场》(Fareed Zakaria GPS)的制片人以及主持人,也是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西洋月刊》特约编辑和《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扎卡利亚首先向书院学生表达了祝贺,他表示,书院学者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的杰出人才,应当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有所作为。
扎卡利亚以富兰克林·罗斯福创立的战后世界新秩序为引子,讲述了由美国领导的大国主导下的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过程,从法德战争、马歇尔计划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法里德描绘了他眼中的世界新秩序的雏形。
随后,扎卡利亚提出了“后美国世界”的说法,向同学们诠释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他认为,世界经济新秩序正在重整,世界正逐渐脱离美国的经济支配,迈进一个多元势力共同支撑的后美国世界,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等都显示出西方国家对现存国际体系的不满与抵抗。
扎卡利亚多次以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为例,表示当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展现高度经济实力后,世界将进入经济群雄崛起的后美国时代。他还强调了信息革命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将各国联通更加紧密,将逐步改变世界格局。
10日晚,扎卡利亚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重新调整?”的讲座,讲座由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大卫·金爵士(Sir David King)、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等。
李稻葵主持演讲。
扎卡利亚回溯了地缘政治分裂的冷战时期向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历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层面解析了贸易、资本、服务与人的四次全球化浪潮。他在演讲中提到,移民是全球化的最终形态,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某种事物或抽象概念,而是外貌、语言、行为与当地人存在差异的人,及易产生恐惧、种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形成抵抗全球化的阻力。
法里德·扎卡利亚向同学们讲述了从事电视行业的奋斗历程。
对于同学提出的少数族裔如何能走向美国新闻业主流行列的问题,扎卡利亚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从事电视行业的奋斗历程。他认为,美国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为少数群体提供更多机会,而在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身份看法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价值。
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
讲座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扎卡利亚就移民隐患、人文教育普及、身份认同、反全球化趋势等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资源,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作为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项目自创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分别两次发来贺信。项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学生在苏世民书院进行全英文的硕士课程学习,每名学生都获得项目提供的综合奖学金。了解更多招生及书院信息,请登陆网站www.sc.tsinghua.edu.cn,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以及新浪微博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
期待下一个《不被定义的你》!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4招生热点问题集合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