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俞卫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走进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讲座。讲座由书院首席责任教授高旭东主持。

俞卫平发表演讲。
讲座上,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俞卫平首先以中国中车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中车走向全球化的历程及经验,并针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何走出去、企业如何实现全球化发展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谈及高铁发挥的作用,俞卫平认为高铁是改变世界的中国良药,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精髓。高铁不仅改变了中国,使得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变成了互联互通的一日生活圈;而且影响了世界,成为中国“走出去”的一大名片。
“标准,文化,攻关,环保,信誉”,是俞卫平总结的高铁走向共赢之路的五道关卡。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中车“走出去”的策略,如建立起广泛的命运共同体、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传统、追求工会的和谐等,俞卫平通过讲述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为同学们呈现出中国中车近年来“走出去”战略的缩影。

嘉宾向书院赠送高速列车模型。
俞卫平表示,苏世民书院的目标是连接中西方文化,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良性循环,营造共赢的氛围,这点与高铁十分相似。他向首批书院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期待着未来的领袖可以大展宏图,并代表中国中车向书院赠予了高速列车模型。

黄强发表演讲。
随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围绕中国高速列车系统集成的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高速列车研发制造的历程以及各种先进技术在中国高速列车上的创新突破及应用。
黄强将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分为了十二个阶段,并一一阐述了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击破的方案。他高度强调了中车人的“工匠精神”,并认为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原则,统筹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的资源,是成功打造“中国高铁模式”的基础。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针对高铁打入国际市场后如何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如何保持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打破垄断的贸易壁垒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俞卫平副总裁和黄强首席研究员分别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作出了详细地回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问答环节高潮迭起。
12月29日晚,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能源与化工亚太区执行总裁曹祖睿(Ken Choudhary)来到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面向未来的全球设计与建设项目”的讲座。

程文浩主持讲座。
讲座由书院副院长程文浩主持,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福陆公司的卓越成绩。美国福陆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始创于1912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提供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维修和项目管理等服务的综合性工程公司之一,拥有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曹祖睿与同学分享福陆公司的发展历程。
曹祖睿首先介绍了美国福陆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福陆公司在世界各地的优势项目,讲述了福陆公司从一个原来只在美国本土从事单一行业的建筑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多领域的大型企业的历程。
随后,曹祖睿系统地梳理了福陆公司的竞争策略,他表示,福陆在实施全球化战略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领导力培养体系、标准的数字化操作、良好的运作平台、拥有长期的客户源以及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等都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筹码。
曹祖睿在演讲中说自己已经来中国13年了,参与过许多的项目建设,他结合在亚太地区的工作经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特色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扮演的角色表示赞赏。
曹祖睿还提到了企业发展中的对员工领导力的培养,也对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期望,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国际化浪潮下的宝贵机遇,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才。

学生现场提问。
此次讲座吸引了许多清华校内的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参加,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针对福陆公司的创新战略、风险管理、员工教育和公众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提问,曹祖睿也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做出了详细的回答。今后,苏世民书院还将陆续开展更多公开讲座,讲座信息将陆续公布在书院网站以及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