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苏世民书院全球领导力实践课程讲座,就“坚定文化自信: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的主题,为清华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潘庆中致欢迎辞。
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致欢迎辞,并向在场观众介绍嘉宾的个人经历。单霁翔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自2012年1月起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曾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等荣誉,出版《文化遗产•思行文丛》等十余部专著,并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
单霁翔院长首先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跟大家分享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进行“管理革命”的经验与成就。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逐步扩大、展陈质量不断提升、观众服务持续改善、参观环境逐步优化、文化传播亮点频现,“我们应以服务观众为核心,要让观众以有尊严的方式欣赏故宫”,院长强调说。
单霁翔介绍故宫“管理革命”经验。
单院长告诉大家,2020年是故宫600年生日,他和所有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心愿就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为此,他们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创新地采用全网络购票、添置故宫博物院内休息座椅、增设景点电子标示牌,系统性地拆迁临时建筑、推动“厕所革命”、梳理归类馆藏文物,用心地引导观众分流限流、“点亮”殿内展览、恢复生态建设,真正实现了绿地、蓝天、红墙、黄瓦的故宫美景。
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丰富的珍贵文物。在讲座中,单霁翔院长还向大家介绍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故宫文化修复工作逐渐被社会所关注。单院长表示,文物修复专家们身上体现着“为未来保护今天”的工匠精神,如今高科技的文物修复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使他们如虎添翼
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让文化“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也是故宫博物院努力的方向。据单霁翔院长介绍,故宫博物院有着多元的文化传播平台,注重讲故事的能力,目前出品9款不同的手机应用程序,推出上万种自主设计的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建造多座故宫文化创意馆,还别出心裁地将故宫皇家冰窖打造成观众服务区,充分给予观众最好的参观体验。
单霁翔院长还强调故宫博物院的教育功能和国际化属性。故宫博物院深入学校、社区,为儿童提供故宫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同时也深入到其他国家开展更多人才培养活动。在过去4年中,故宫博物院有135项展览走出红墙,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文化是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单霁翔院长总结道, “不断开放的故宫希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绿洲。”精彩的讲座数次博得在场观众的掌声。
讲座现场。
随后,苏世民书院18级学生代表和单霁翔院长进行互动对话。针对故宫未来的发展目标这一问题,单霁翔院长提出他的期许,故宫博物院要努力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馆,同时要成为安全的、开放的、共享性的博物馆。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故宫博物馆充满期待,单霁翔院长还建议大家参观故宫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话在笑声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是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持续提升全球领导力而精心设计的硕士项目。作为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项目自创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此次活动为书院中国文化周(Schwarzman China Week)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使书院学者们感受中国春节风俗年味,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资源,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作为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项目自创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分别两次发来贺信。项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学生在苏世民书院进行全英文的硕士课程学习,每名学生都获得项目提供的综合奖学金。了解更多招生及书院信息,请登陆网站www.sc.tsinghua.edu.cn,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以及新浪微博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
期待下一个《不被定义的你》!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4招生热点问题集合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