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纽约消防局前反恐与应急准备事务长、“9·11”事件救援消防队长约瑟夫·菲佛(Joseph Pfeifer)做客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分享参与“9·11”事件救援的亲身经历,并探讨危机处理中的领导力。
菲佛分享“9·11”事件亲身经历。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主持讲座。书院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商学院危机领导力项目学术主任Arnold Howitt致欢迎词,介绍菲佛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消防员,而且现在还是优秀的危机领导力教授。
Arnold Howitt介绍演讲嘉宾。
菲佛表示很高兴到书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就危机处理与领导力进行交流。他首先阐述对“危机”的理解,说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危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每个人都在面对不同的危机,而如何处理危机将是未来领袖要面对的必修课题。
潘庆中主持讲座。
作为纽约消防局前反恐与应急准备事务长和“9·11”事件救援消防队长,菲佛从自己的视角详细讲述17年前经历的恐怖袭击事件。他说,直到现在,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仍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他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救援消防队长,混乱的场面需要他立刻做出部署,指挥救援工作。他强调,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平时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排序选择的步骤都不可行,所处的现场并不清楚整个情况与发展,作为现场指挥,只能凭借经验与本能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慎重的决定。
菲佛告诉大家,在烟尘弥漫的现场,救援人员有限,无法照顾周全所有人。他和消防员们一直跟大家说:“不要停!你一定可以出去的!一直走!” 他们始终坚持,永远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当时,大家互相帮助、成功逃离危险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后来他也得知,那些鼓励的话语对身处困境的人们帮助非常大,给了他们救生的希望与坚持的信念。他说,危机时刻,领导者需要保持冷静,注意沟通与协作,也是必备素质之一。
讲座现场。
菲佛也对大家提出问题思考,大家在成为各行业领袖后,面对危机,不妨站在他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下,成千上万人在等待你的救援时,该如何做决定?如何处理比想象中更加重大的危机?毕竟,往往一步之差,造成的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他也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为大家带来启发。
最后,菲佛说,“9·11”事件之后被问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定义“英雄”,他的理解是:英雄就是平凡的人在非常时期尽全力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的人。同时,最难回答的问题是来自家人:“如何为家人保护自己”,他说这是他至今都无法回答的。但是他想告诉大家,正因为当时他们冲进火场,今天才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对话,他相信同事们会继续坚持自己从事的职业。
同学们积极提问。
问答环节,菲佛就危机领导力、如何加强危机中各部门的合作、危机中领导者主观情绪与客观事实的处理等问题,与现场同学沟通交流。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整合全球一流教育资源,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作为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项目自创建伊始即得到全球各界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分别两次发来贺信。项目每年在全球招收至多200名学生在苏世民书院进行全英文的硕士课程学习,每名学生都获得项目提供的综合奖学金。了解更多招生及书院信息,请登陆网站www.sc.tsinghua.edu.cn,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以及新浪微博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
期待下一个《不被定义的你》!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4招生热点问题集合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